首航新能源余峰:技术赋能 深挖储能产业价值
4月7日,第十一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2023在北京首钢会展中心隆重开幕,首日入场人数突破 6 万,开幕式线上直播观看超过 100 万人次,充分验证了当前储能行业的火爆。
作为全球领先的光伏和储能解决方案提供商,首航新能源在此次展会上展示了户用、工商业光储解决方案,并重磅预展了集中式储能电池簇单元和模块化PCS单机产品。展会期间,首航新能源副总裁余峰在接受国际能源网/储能头条(微信公众号:chuneng365)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储能行业制胜的根本在于对产品价值的深度开发,而这根植于企业在技术和产品的自研优势基础之上。
深挖储能产业价值
首航新能源成立于2013年,是国内较早进行储能逆变器研发和“光储一体化”解决方案探索的企业之一。公司从2015年开始布局储能业务,分别在2016 年和2020年推出储能逆变器和储能电池产品,并在2022年推出了全新光储一体机SOFAR PowerAll,产品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
2019-2021年,首航经营业绩持续增长,年复合增长率达86%,2022年营收进一步提升,其中储能业务板块营收增长强劲,储能逆变器和储能电池出货量同比大幅增长。
在全球碳中和目标落地和各国能源结构加速转型背景下,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成为共识,带动全球储能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业内认为,2023年仍会是储能行业增长大年,全球储能市场需求将保持高增长态势。
针对业内频频传出“2023年全球储能将进入爆发期”以及“储能元年”的声音,余峰给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表示,“储能元年”这个概念从2018年开始每年都会听到,但这是行业外部看到储能市场持续增长和大量外部企业入局产生的误解;就业内人来看,储能产业是否爆发要看成本跟进的一个临界点。
“一方面是基于产品成本,从电池到逆变器,再到整个系统,要看成本是否已经到了大规模的产业化、批量化制造的阶段。我们很惊喜地看到,在过去几年,整个锂电池产业链都实现了快速降本,助推储能行业快速突围。”
“另一个方面是基于应用领域的发展动向,从政策支持再到市场应用,是否能对储能产品价值进行深度挖掘。储能跟光伏行业的差异点在于,光伏系统通过发电即可实现产品价值,但储能系统要在不断的充放电过程才能实现价值,并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发掘其应用价值。”
而在挖掘储能的应用价值方面,余峰认为我国与国外还有一定的差距。他指出,目前国内的储能市场发展主要还是以政策驱动为主,例如风光强制配储,而国外更多的是从电力交易市场的投资回报角度挖掘储能的产品价值。
“海外很多项目具有强烈的投资属性,也有可融资性服务,通过融资去推动这个项目,客户需要通过储能来获得更大的收益。每一个海外项目,客户都有清晰的投资回报的要求,所以在应用领域要求提供的辅助服务也比较多。”余峰进一步解释,比如在英国,项目业主会提出超过十项的辅助服务,包括调频和黑启动,以及在现货市场的售出等。这些都是储能的价值体现,是在应用领域中不断发掘并实现的。
余峰认为,只有储能产品成本下降和产业链价值发掘都达到一定程度,才能达到行业的真正大爆发。
对此,首航将通过技术赋能深度挖掘储能产品的价值,并持续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迭代升级进一步挖掘储能产业链的价值。
深度自研保持核心竞争优势
进入2023年,锂电池上游原材料碳酸锂价格持续下滑带动锂电芯制造成本下降,并传导至整个产业链,为储能企业在制造降本和提升产品盈利空间创造了有利条件。针对这种发展趋势,余峰认为这对储能企业而言机遇与挑战并存。
从短期来看可能会给储能企业产生一定的存货压力,但从长期来看则是一个促进储能市场良性发展的机遇,有助于降低储能产品的度电成本,进而创造更多价值。
面对持续增长的储能市场,首航在深耕户储市场的同时,深化储能业务布局,在第十一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上预展了公司集中式储能系列产品,大幕将启开始布局大储能赛道,开启“储能+”新时代。
“我们预计在五月份正式发布大储新品,发力大储能市场,该产品拥有很多技术亮点和首航的核心竞争优势。”
储能市场需求不断扩大带动储能装机规模持续增长,但行业高速发展的同时,如何保证储能系统安全也成为了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余峰透露,在提升储能系统安全性方面,首航提出了三级安全防护设计和极端条件下紧急预防处理的“3+2”策略,全方位提升储能系统安全。
余峰认为,储能系统的设计开发不是简单的将电池、PCS、BMS等部件拼凑集成,而是要拥有深厚的技术底蕴和深度自研能力为支撑,在系统集成领域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从而进入储能高价值领域。
在此情况之下,首航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加强技术研发过程管控,以深度自研作为核心方向,形成系统化的研发与创新机制,确保在技术路线与产品功能等方面保持行业领先。